跳到主要內容區

李威宜 副教授

ImgDesc

李威宜 副教授
Lee, Wei-I
研究室:人社院C612室
電話:03-5715131 #34528
傳真:03-5722800
E-mail:wilee@mx.nthu.edu.tw
主要田野區域: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
研究領域: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環境人類學、社會想像、臺灣研究

我的教學理念,乃希望培養學生從人類學知識系譜的認識視角,學習各種解釋人與環境/社會/歷史/主體關係的思想工具,並有能力開展人類學的田野工作,以達成有創造力的民族誌書寫。開設課程包括:人類學方法論、想像人類學、博物館與文化遺產、環境人類學、台灣研究等。

我的研究旨趣,則關注人類活動的想像問題,思考如何進行想像力的觀察與想像世界的解釋。研究課題包括:臺灣博物館場域的想像政治、濁大流域鄉村工農中介的想像生態、華人在東南亞港口城市的遺產行動與想像機制。近年來向科技部申請的研究計畫,包括《工農中介研究的全球視野、地方路徑與社會想像:後產能主義挑戰下的臺灣鄉鎮生活的定位》、《社會想像:當檳城華人遇上世界文化遺產》、《社會想像:地方工業區轉型的人類學研究》等。

 

學歷 

  • 2008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歷史與文明博士
  • 2004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歷史與文明高等研究文憑
  • 1998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人類學碩士
  • 1992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工學士
 

經歷 

  • 2014-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2009-2014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1999-2000 汐止社區大學 專員
  • 1998-1999 國立中山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助理(經濟部計劃:美濃水庫社會影響評估與輿情分析)
  • 199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訪問學員
  • 1994-1995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國科會計劃:環境正義-國家公園與原住民的互動關係)
  • 1993-1994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 台南縣市與高雄縣市眷村改建計畫工程官
  • 1990-1992 參與成大環境工程系鄭幸雄教授廢水處理實驗室環境微生物計畫
 

教學紀錄 

  • 10010ANTH654100 人類學田野工作與實習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Practicum
  • 10010ANTH672100 環境人類學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 10010HSS 352800 文化遺產
  • 09920ANTH654200 人類學方法論Anthropological Methodology
  • 09920GPTS510700 台灣人類學研究專題Anthropological Studies in Taiwan
  • 09910ANTH654100 人類學田野工作與實習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Practicum
  • 09910ANTH672600 遺產與認同Heritage and Identity
  • 09910HSS 450600 生態人類學經典閱讀Ecological Anthropology: Classic Reading
  • 09820ANTH654200 人類學方法論Anthropological Methodology
  • 09820GPTS510600 臺灣研究專題Special Topics on Taiwan Studies
  • 09810ANTH654100 人類學田野工作與實習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Practicum
  • 09810ANTH672100 環境人類學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 09810HSS 250800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導論Introduction to Museum and Cultural Heritage
  • 09720ANTH654200 人類學方法論Anthropological Methodology
  • 09720GPTS510500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臺灣研究專題Museum and Cultural Heritage:Special Topics on Taiwan Studies
 

論文著作 

學位論文:
  • 2008 Institution des imaginaires collectifs et institutions de memoire a taiwan. Aux origines d’une composition identitaire eclatee (1945-1978) , these de l’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Page 390.(《集體想像的建制與記憶機構:臺灣裂解認同形構的起源(1945-1978)》,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論文)
  • 2004 L’imaginaire national des musees a Taiwan de la decolonisation a la Guerre froide (1945-1971), Memoire de DEA, EHESS. Page 108.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高等研究文憑論文)
  • 1998 《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出版論文:
  • 2019 〈朝向一種想像人類學的遺產研究:檳城案例〉。《台灣人類學刊》17(2):1-45。
  • 2019 〈論遺產行動的公民想像〉。《考古人類學刊》90:75-106。
  • 2017 〈對稱人類學觀點的工農中介研究:臺灣鄉村工業區朝向永續發展的問題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24:145-202。
  • 2016 〈織襪人的地方〉。刊於《二十一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黃應貴、陳文德主編,頁235-285。臺北:群學。
  • 2014 〈族群展示的反思:後威權臺灣的觀察〉。《考古人類學刊》80:221-250。
  • 2013 〈在中國時間中的博物館文物〉刊於《學術探險:臺灣百年博物館誌》,陳國偉等主編,頁:092-107 。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 2012 Le nationalisme dans les musées locaux à Taiwan : colonisation, autoritarisme et démocratie. Gradhiva :16, 64-83(〈臺灣地方博物館中的國族主義:殖民、威權與民主〉,法國布朗利碼頭博物館人類學與藝術史專業期刊Gradhiva)
  • 2010 〈蒐藏的科學與政治:從博物館誌的多重書寫解讀台灣戰後獨裁形成過程政治與科學的權力運作〉,《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王嵩山編,台北: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Pp.49-68。
  • 2009 〈博物館想像的社會史研究:1960-1980臺灣小型博物館製作者與展示物的視覺想像與歷史敘事〉,《製作博物館》,王嵩山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Pp.59-96。
  • 2007 ‘Cent ans de musees a Taiwan. Du colonialisme au nationalisme, vers un imaginaire au-dela de l’identite ? ’ (台灣百年博物館:從殖民主義到國族主義,是否朝向一個認同之外的想像?),《Transcontinentales》, N?4(2007年6月), Paris: Armand Colin, p.145-167.
  • 2007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imaginaries in Taiwan’s Museums and Archives Committees (1945-1978)’ , Carsten Storm &Mark Harrison(ed), ‘‘The Margins of Becoming.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Taiwan’’, Wiesbaden : Harrassowitz, p.173-184.
  • 2005 〈去殖民與冷戰初期臺灣博物館建制的國族想像(1945-1971)〉,《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王嵩山主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p.367-390。
  • 1999 《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
書評 Review:
  • 2013 L’écologie des autres : Anthropologie et la question de la nature. Philippe Descola. Editions Quae 2011. 110pp. 《臺灣人類學刊》11(2) : 202-206.
研討會:
  • 2019  Social Life and Industrial Change in a Village of Central Taiwan: 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beyond Productivism. Presented in “Future City, Future Village: Sino-German Alumni-Workshop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Rural Are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Hsinchu. 2019.10.21-25

  • 2019  東南亞華人「公司」研究的人類學解釋:以檳城公司遺產敘事為切入點的反思。馬來西亞人類學工作坊,國立清華大學,3月30日。

  • 2018  Rethinking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From Taiwan: Notes on Li Yih-Yuan’s Fieldwork and Interpretation (1954-1968). Presented in “New Frontiers i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Societies and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o Commemorate Professor Li Yih-yuan’s Contribution in Anthropology. ”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Hsinchu. 2018.9.28-29.

  • 2018〈在遺產場域中如何想像臉?從Lévi-Strauss與Belting的論點談起〉。第十一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想像人類學:跨領域的對話」,國立台東大學,10月6日。

  • 2016 〈檳城遺產旅遊下的居住權與公民行動的問題分析〉。第九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遺產與公民」,國立台灣大學,9月11日。

  • 2015 〈人類學為什麼需要方法論?〉。第八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新戰場—紀念林淑蓉教授Panel」,國立政治大學,10月3日。

  • 2015 〈濁大流域鄉村變為工業地方的思考〉。「什麼是(當代的)地方社會?」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2月27-28日。

  • 2014 (李威宜、邱星崴、梁瑟晏)〈國家暴力與文化溫情〉。第七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太陽花論壇:秩序、暴力與創傷」,國立政治大學,10月3日。

  • 2014 〈與工業區相處的人〉。臺灣STS年會「科技進入工農之間的問題」,國立交通大學,3月23日。

  • 2013 〈檳城、馬六甲、廈門等地文化遺產觀念的挪用問題〉。第六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全球與地方的遺產連結:區域尺度」場次,國立交通大學,10月13日。

  • 2013 〈濁大區域工農社會的重組問題:從鄉鎮工業區與隱形工廠的追蹤談起〉。臺灣STS年會「工農之間論壇(I) :未竟之轉型」,國立臺灣大學,3月24日

  • 2012 〈臺灣工業區的文化變革:漢人工業社會研究的提問〉。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科技與現代經驗:人類學觀點(文化與科技創新Ⅱ)」,中央研究院,6月21日

  • 2012 〈地方與世界文化遺產遭逢的行動場域:博物館、古蹟信託、宗族公司〉。「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東南亞華人與週邊」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6月17日

  • 2011 〈綠色工業區形成的雙重軌跡與問題分析:環境官僚政治與工廠群聚運作之間的文化斷裂〉。第四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環境科技與民主政治場次」,中央研究院,10月8日。

  • 2011 〈人類學在博物館場域的公共參與〉。「公共人類學工作坊」,國立交通大學,6月10日。

  • 2010 〈島嶼綠色文化的形成:化學工程師與聚酯物的綠色連結〉。第三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環境人類學(I)重返自然的技術實踐與環境論述」,中央研究院,10月3日。

  • 2008 〈蒐藏的知識系譜與政治使用:1945-1955臺灣兩層公立博物館的歷史研究〉。第三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1月6日。

  • 2007 〈博物館與文獻會的想像政治:臺灣戰後文化空間與歷史時間的形成(1945-1978)〉。「國科會2007年旅法台灣學人人文社會科學研討會」,6月11日,巴黎台北代表處。

  • 2006 〈博物館想像的社會史研究:1960-1980臺灣小型博物館的製作者與展示物的視覺想像〉。第二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製作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月14-15日。

  • 2005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imaginaries in Taiwan’s Museums and Archives Committees (1945-1978)”, in Second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Ruhr University, Bochum April 1-2.

  • 2004 〈去殖民與冷戰初期臺灣博物館建制的國族想像(1945-1971)〉。第一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月9-10日。